● 每部影片觀看完畢,即可取得環教時數,重覆觀看之影片,環教時數只計列一次。
● 請勿調整影片時間軸,以免環境教育時數無法正常列計。
● 每部影片必須以「起始日」之365天內觀看完畢,時數才得以核發。
● 為可正常觀看本專區影片,您的瀏覽器需求:請勿使用IE瀏覽器,並確認觀看過程中影片時間軸隨播放時間移動。
● 請在本網站觀看影片,請勿點選連結至YouTube平臺觀看。
龍鑾潭位於恆春縱谷平原的最低處,聚積雨水及各方流水而成湖。由於地勢低窪,每逢雨季附近田園便積水成澤國,有時氾濫成災,對農民帶來相當困擾。1948年政府撥款興建堤防,龍鑾潭變成人工水庫,廣闊的潭面,滿水面積約175公頃,不僅助益農田水利灌溉,每年秋冬,候鳥群集,可稱是南台灣的「野鳥天堂」。1982年墾丁國家公園公告成立,本區劃定為國家公園特別景觀區。1994年龍鑾潭自然中心啟用,成為國內第一座以鳥類生態為主題的自然中心。2007年,龍鑾潭被評列為國家級濕地。潭區及周邊土地在雨季時提供恆春地區重要的滯洪區,除了提供鳥類棲息、覓食的環境之外,對於防洪與微氣候的調節具有關鍵的影響。
註:延伸閱讀不提供環境教育時數